【精彩回顾】大咖云集,共论城市地质理论方法与探测技术-k8 viet

【精彩回顾】大咖云集,共论城市地质理论方法与探测技术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11-01 浏览量:1571次

导读: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已圆满落幕,本次学术年会亮点纷呈,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相关工作者,在中国地质学会的指导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联合中地数码集团承办的分论坛“城市地质理论方法与探测技术”也颇受关注,论坛邀请了四海之专家,八方之学者,齐聚一堂,分享各地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先进经验,共论城市地质信息化前沿技术。本次“城市地质理论方法与探测技术”分论坛精彩绝伦,以下是摘录部分名家大咖的简要内容,以助大家一窥大会内容。

《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调查工作探索与思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 邢丽霞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邢丽霞在报告中强调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调查计划总体目标是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解决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报告中,邢主任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综合地质调查”、“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地质调查”等地质调查工程为例详细讲解了重要经济区(带)综合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地质调查等三大板块的工作部署与思路。同时,邢主任也指出近年来我国地质调查工作转型探索成效明显,但仍面临科技创新与信息集成短板突出、观测检测与探测体系建设统一性不够,整合分析和综合评价理论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等重大挑战。

《城市地质调查工程主要进展》——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室主任 葛伟亚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室主任葛伟亚在演讲报告中分享了目前城市地质调查工程的主要进展:一是探索了城市地质结构探测与监测新技术;二是探索了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方法;三是探索了陆海统筹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四是探索了地上地下全空间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技术;五是探索搭建了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平台与地质云对接的软件平台。同时,葛主任也分享了发达国家地质工作服务的先进经验,并提出我国国土空间科学规划需要加强城市地质调查,摸清城市国土空间资源“底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应重视地质建模和模拟预测、预警预报,关注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更加智能的开发地下空间;地质学家应加强和决策者、建筑师、土地规划师、开发者等多方的沟通,共同找到最优化的k8 viet的解决方案。

《城市地下空间透明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谢忠


地下空间是城市战略性新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改善城市生态、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城市地下空间复杂、缺乏观测手段,不能完全掌握地下空间情况,无法进行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面临的难题,迫切需要发展地下空间透明化技术。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谢忠在会上从地下空间高精度动态建模与质量评价、城市地下空间全要素信息集成管理、全空间可视化与分布式渲染、透明地下空间分析与评价等方向分享了城市地下空间透明化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并结合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济南市泉水与地铁并行共生等典型案例展示了城市地下空间透明化技术的应用成果。

《城市三维空间地质数据库建库方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为例》——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主任 贺安生


以地质大数据为基础的城市三维地质建模将作为我国解决城市地下三维空间调查成果表达和应用的关键技术。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主任贺安生在报告中从搜集资料并数字化、确定剖面线的走向和网度、选取钻孔并标准化、建立剖面图、构建三维地质体、三维空间数据库的精度评价等6大技术流程讲解了城市三维空间地质数据库建库方法,并以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为例详细展示了该建库方法的实际应用。按照城市三维空间地质数据库建库方法建成的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三维空间地质数据库地层厚度平均误差2.03m,地层埋深平均误差2.58m,整体精度优于1:50000地质填图精度,在建成区,工程资料密集的区域,精度已经优于1:10000地质填图精度。

《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的进展与思考》——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陶良


2017年12月,武汉市正式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复成为首批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的试点示范城市。武汉市测绘研究院陶良在报告中分享了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的进展:一是完成了长江新城起步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二是总结提炼了适合武汉市地质条件的精细化探测技术方法;三是探讨了武汉市地质环境演变与城市形成发展的关系;四是圈出了武汉市潜在中深层地热资源靶区;五是系统评价了长江新城起步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六是查明了长江沿岸白沙洲灰岩条带的岩溶地质结构,完成了精细易发程度划分;七是开展了长江沿岸带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八是开展了地质成果管理政策研究,启动了武汉市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立法工作。目前,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已服务于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轨道交通建设、城市总体规划、海绵城市、地面沉降防控、地下空间综合规划、长江新城规划。

《成都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思考与成果服务》——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高工 李胜伟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高工李胜伟就成都城市规划建设新需求阐述了地质工作的新作用,基于成都市城市空间“一山连两翼”的格局和成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概况等问题,地下空间利用特定约束性目标体精细化地球物理组合探测方法成为了地下空间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近期攻关目标。创新复杂工况多元地质结构精细化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探索基于规划和地下空间资源分等定级需求的综合评价体系,强化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统领地位,才能更好地支撑服务城市规划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现状与思考》——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 支兵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热门话题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支兵发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发表了目前的工作现状和自己的思考。以南沙新区为试点,统筹对接地上地下、陆地海洋国土空间一体化,构建“透明南沙”,精细打造国家级南沙新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新样板,引领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资源利用、地质安全保障和支撑服务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新机制。基于此,浅覆盖区地质探测和浅覆盖区三维建模成为了更重要的技术创新。

《云南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与典型应用》——云南省地矿测绘院信息中心主任 王明果


云南省地矿测绘院信息中心主任王明果分享了《云南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与典型应用》,云南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综合利用gis、三维建模、大数据存储、分布式分析等技术,建成专业的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可面向专业生产、可面向政府规划管理、政务联动,可实现定制化应用,提供高效服务支撑。再谈到未来发展时,平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向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等多领域拓展,并且呼吁“应用助推发展、共享才能共赢”。

《北方岩溶水源地四维信息系统建设探讨》——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博士研究员 杨丽芝

山东“淄博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在我国地下水源地中率先实现了“四维可视”。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博士研究员杨丽芝在会上分享了北方岩溶水源地的四维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果。通过搭建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等综合研究方法和野外工作手段两种主要工作技术方法,共录入200万余条各数据,并首次建立了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库和水资源管理平台,总体项目成果被评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淄博大武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

《全空间gis技术新进展及智慧城市应用》——中地数码集团基础平台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王鹏


2018 年,中地数码正式发布了 mapgis 10.3 全空间智能 gis 平台,整合近30年来 gis 领域信息化建设积累的丰富行业经验,将最新的 gis 技术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中地数码集团基础平台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鹏展示了mapgis 10.3平台全空间gis技术的进展,mapgis一直在突破创新,从地上到地下、室外到室内、现实到虚拟、静态到实时四个维度上取得了地下空间动态建模、城市空间快速建模、tb级数据高效存储及管理、tb级全空间数据高效渲染、全空间一体化分析、全空间数据共享与服务、倾斜摄影深度应用、gis bim深度融合等八大技术进展,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

同时会上还有其他优秀的专家学者就地下资源开发、地质环境承载力、多源面波方法等多个方面分享了精彩的内容,引起了全场听众的高度关注。会议最后,现场举行了“2019中国地质学会年会城市地质理论方法与探测技术”分论坛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毛晓长和中地数码集团助理总裁杨雅玲为获奖代表进行了颁奖,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关注k8 viet:

网站地图 | 联系k8 viet |

k8 viet copyright © 2014 k8 viet的版权所有: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00625号 k8 viet的技术支持: "));

武汉网监电子标识
网站地图